2月4日,市委宣传部批示,将直属市文化局领导的上海市青年越剧团(团长陶影,主要演员陈琦、张金花、王金萍),划归上海越剧院,命名为上海越剧院青年剧团(三团)。
2月14日,上海越剧院三团,被编为上海市慰问参加西北建设职工代表团文工团二团,去西北慰问演出。领队陶影,主要演员有张桂凤、陈少春、朱东韵等,演出剧目有《三看御妹》、《打金枝》等,在兰州、玉门、西宁、海南藏族自治州、银川、西安、延安、敦煌等地演出和参观访问,历时3个月。
2月,天津市越剧团首次来沪演出,由筱少卿、裘爱花主演的历史剧《文成公主》在长江剧场连演1个月,受到上海文艺界好评。
3月2日,上海越剧院实验剧团男女合演的《十一郎》,首演于丽都大戏院,由吴琛、徐玉兰编剧,陈鹏导演,史济华主演。演出受到文艺界好评。《文汇报》、《新民晚报》、《上海戏剧》等报刊载文赞扬。
3月,上海越剧院院长袁雪芬,偕同实验剧团演员刘觉、张丽琳赴京参加中国戏曲学院举办的表演艺术研究班,学习3个月。
4月,以天鹅、合众两越剧团调整组成的剧团,调去北京,成为冶金部文工团越剧团。
4月20日,以范瑞娟、傅全香、陆锦花、吴小楼为主要演员的上海越剧院一团,调赴北京,于5月7日,改建成北京越剧团。翌年1月18日,剧团遵照周恩来指示调回上海,仍属上海越剧院原编制。
5月13日,合作越剧团启程赴南京、武汉、洛阳、郑州、西安、兰州、呼和浩特、北京等地巡回演出,带去剧目有《文姬归汉》和反映城市人民公社的新戏《开天辟地》。
5月,上海越剧院被评为上海市和全国文教群英大会先进集体,徐玉兰、王文娟、吕瑞英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。6月,王文娟参加了全国文教群英大会。飞鸣越剧团被评为上海市文教系统先进集体,剧团演员组被评为市三八红旗集体。
5月,经上海市委宣传部批准,成立上海越剧院学馆,招收演员班、音乐班学员318人。袁雪芬院长兼任学馆主任,宗政文任副主任。
6月,上海越剧院美术工场建立舞美训练班,招收了24名学员。院属各团舞台技术部门也吸收部分随团学员,有木工、电工、道具工、服装工等。
6月,上海越剧院为了培养编剧人员,于6、7月间,从本市高中学生中招考录取了王济生、乐美勤、傅歆等20多名学生,送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创作班培训。毕业后由市文化局统一分配到市、区、县的剧团担任编剧。
6月16日,由上海越剧院三团张桂凤、陈少春、朱东韵等演出的《沉香扇》,在锦江小礼堂招待出席中央会议的。演出结束,董必武、陈毅副上台接见演职员。
6月23日,由上海市委主办,上海越剧院吕瑞英、陈少春、张桂凤主演的《打金枝》,在友谊电影院招待拉丁美洲12个兄弟党代表团。
6月25日,由上海市委主办,上海越剧院实验剧团演出的《十一郎》,在锦江小礼堂招待出席中央会议的。
6月27日,由上海市委主办,上海越剧院实验剧团的《箍桶记》、《行路》、《评雪辨踪》、《碧血扬州·焚诏》、《十一郎》八、九两场,在锦江小礼堂招待出席中央会议的。、周恩来出席观看,观后上台接见演职员。
6月28日,上海越剧院三团在中国剧场首演《金山战鼓》。该剧由徐进编剧,朱铿、黄沙、陈少春导演,张桂凤、吕瑞英等主演。演出受到文艺界的好评。
7月22日,第三届全国文代会开幕,上海越剧院的袁雪芬、吴琛、徐玉兰、王文娟、顾振遐、苏石风,合作越剧团的戚雅仙和北京越剧团的范瑞娟、傅全香等参加。
8月16日,由市文化局主办,上海越剧院由张桂凤、吕瑞英、陈少春主演的《打金枝》,在友谊电影院招待缅甸联邦文化友好艺术团。
9月1日,苏联鞑靼歌舞团的艺术家到上海越剧院访问,吕瑞英等青年演员向客人们表演了《别洞观景》、《风雪摆渡》、《情探》和《追鱼》等剧的片断节目。
9月2日,虹口区专业剧团学馆成立,内设越剧班。
9月30日,静安区戏曲学校越剧班建立。
10月,化部报请中宣部批准,上海越剧院列为文化部重点单位——文化部第一批重点艺术团体。
11月20日,由上海警备区部主办,上海越剧院的《金山战鼓》在友谊电影院招待人民军协奏团。
11月,南市区戏曲学校越剧班建立。
12月2日,由班禅接待办公室主办,少壮越剧团的《李翠英》,在锦江礼堂招待全国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·确吉坚赞。
12月23日~1961年1月26日,上海越剧院以上海越剧团的名义,首次赴香港演出。剧目有大戏《西厢记》、《红楼梦》、《碧玉簪》、《金山战鼓》、《追鱼》,小戏《打金枝》、《阳告》、《行路》、《断桥》、《拾玉镯》、《做文章》、《评雪辨踪》、《盘夫》等。团长白彦、副团长袁雪芬,主要演员有:袁雪芬、徐玉兰、王文娟、张桂凤、吕瑞英、金采风及男演员史济华、刘觉、张国华等。